时任民政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的张德江(时间约在1986—1990年期间)在农村调研期间,看望河南一位百岁老人。点击查看更多相关图片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 人物特稿:“心里要时刻装着老百姓”——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张德江
“我们的干部无论职务多高,都是群众中的一员,心里要时刻装着老百姓。”这是20多年前,时任吉林省委副书记的张德江在全国两会上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的一番话。
秉持执政为民的理念,张德江从高校领导岗位走上仕途,经过多个地方和中央职位历练,连任两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在11月15日举行的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现年66岁的张德江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进入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层。
11月20日,张德江卸任重庆市委书记。在临危受命主政重庆期间,他不负重托,稳定了大局,理清了发展思路,推动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他在当天的重庆市领导干部大会上表示,8个月来,他与重庆广大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说:“重庆在我心中,我祝福重庆!”
敢于负责 勇挑重担
2011年2月中旬后,利比亚局势急剧恶化。为确保海外中国公民的生命安全,中共中央、国务院运筹帷幄,前后方、各部门通力合作,创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撤侨行动。12天中,共有35860名中国公民从海陆空渠道安全撤回祖国。
这场“国家行动”的总指挥就是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危急形势下,把分散在不同地方的3万多中国公民从利比亚17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安全撤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张德江临危受命,紧急召开国务院应急指挥部全体会议,高效应对,组织协调外交部、商务部 、交通运输部、国资委、民航局等部门,紧张有序地展开“万里大撤离”行动,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外交为民”的崇高理念。
张德江现任国务院副总理,分管工业、交通、社保等重要领域,同时任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
在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任内,一旦发生重大灾难,不论地方多偏远,环境多艰苦,张德江几乎都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指挥救援。2010年3月28日,山西省王家岭煤矿发生严重透水事故。张德江连夜赶赴现场指挥,制定了科学救援方案,成功救出115名被困矿工。“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张德江代表中央及时赶到现场,指挥救援,始终把救人放在第一位,探望伤者并处理善后。当看到一个坑内堆放的列车残骸时,他明确指示,残骸不能埋,要做好现场保护和事故车辆的妥善保存,为事故调查分析提供条件。一次次成功的事故救援案例,展现出张德江勇于担当的个性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才能。
1994年,时任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的俞正声考察青岛跨海高速公路的建设情况。点击查看更多相关图片
新华社俞正声特稿:“多做实事不图虚名”
俞正声,浙江绍兴人,1945年出生在革命圣地延安,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曾做过16年的技术工作,并先后担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负责人,烟台市长及青岛市长、市委书记,建设部部长,湖北省委书记,2007年起担任上海市委书记。自2002年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任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俞正声在青岛工作时,就曾通过电视公布自己的收入、住房和接受礼品的处理情况,让群众监督。俞正声的父母亲都曾担任新中国省部级领导。俞正声夫人张志凯现已退休,他们育有一子。
俞正声鼓励下属在民主气氛中发表意见,要求“你们胆子大一点,人人做起,我带头讲真话!”他刚到上海不久,各系统、各研究机构就接到通知说,市委公开纳谏,“言论无禁区,只要有建设性即可”。这股清新的作风被称为“俞式风格”。 【详细】
本文版权均属职业病防治公益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职业病防治公益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凡本网未注明"来源:职业病防治公益网 "的文/图等稿件,均来自网络,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